排水閥及波紋軟管可能有雜物,導致漏水,以下是解決方法:
1、使用螺絲刀打開洗衣機后背板。
2、認真觀察洗衣機內部排水系統。
3、了解洗衣機排水方式。
4、認識排水閥結構。排水閥由閥體與閥芯組成,依靠閥芯與閥體的密封來控制排水還是存水。
5、了解了洗衣機的排水方式及排水原理,下邊我們就動手開始操作吧。首先拆掉排水波紋軟管。
6、拆開排水閥閥芯,認真清洗排水閥閥芯及內部的顆粒狀及絮狀物(如:人造飾品、棉絲、紐扣等)。
8、確定維修完畢后,組裝洗衣機后背板,完工。
上水管,也就是進水管,一般在機器后背的上部。
排水管,也在后面,不過只有一個出口,至于上下排水,只要按照要求先將排水管卡入卡扣,裝成倒u字形,然后就悉聽尊便了。
進排水管的位置,請見圖示。在圖上已經標注清楚了。
拓展資料:
保養潤滑
為使洗衣機長期運轉正常好用,必需按時認真進行正確的潤滑維護保養,需要潤滑的地方主要是軸承和齒輪,軸承需由注油孔注入抗磨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的l-tsa22號防銹抗氧化潤滑油,一般2-3年加油一次,如用一般機械油則需每年加油一次。
齒輪則應用粘附性好的2號極壓鋰基潤滑脂,或油性好的,加質量分數為1%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,或質量分數為3%的mos2,l-ckc100號中等極壓抗磨齒輪油進行潤滑。甩干機的軸承和齒輪都應每年或半年加入抗氧化防銹抗磨性好的l-an15和l-an68號潤滑油。用密封滾動軸承的,則應由軸承廠封入使用壽命在1000小時以上的,聚脲基稠化精制石油潤滑油,并加防銹抗氧化劑的2號潤滑脂。
洗衣機的排水方式有上排水和下排水兩種主要排水方式,波輪洗衣機絕大數采用下排水式排水,有一部分滾筒洗衣機采用下排水有一部分采用上排水,那么上排水和下排水有什么區別呢?他們又都有怎樣的優點和缺點呢?
今天小編整理相了關資料,總結了上排水和下排水各自的優缺點,及適用環境。上排水和下排水就是洗衣機的排水方式,顧名思義上排水就是洗衣機的排水口位于洗衣機的上部,下排水就是洗衣機的排水口位于洗衣機大下部。
首選說說下排水,下排水排水方式被大多數波輪洗衣機和部分滾筒洗衣機采用,這種排水方式是利用水的壓差將水直接從下排出,這種排水方式結構簡單,不需要額外用電,排水徹底,但是也有不足之處,這種排水方式水要直接排進地漏而且不能將水二次利用,同時洗衣機還必要要放置在地漏附近。lg的一部分滾筒洗衣機就是采用下排水方式,省水省電。
再說說上排水排水方式,這種排水方式多被采用在中高端滾筒洗衣機上,這種排水方式是通過抽水泵將水抽出,其優點是排出的水可二次利用,可用來沖馬桶、拖地等,而且這種排水方式在沒有地漏的地方也可放置洗衣機,可通過加長排水管或直接將水排到盛水容器里,但是這種排水方式也有他不利的一面,因為是通過排水泵排水所有要用到電,而且電機做功過程中還會產生噪音,同時這排水方式結構較為復雜。
這兩種排水方式,各有優缺點,既然都在市面上有售,就證明這兩種排水方式都有需求,概括的說來下排水簡單省電,但是要求洗衣機離地漏近,上排水略微復雜,廢水可二次利用,而且受地漏的限制不大。
滾筒洗衣機由上排水改為下排水,其出水口沒有閥門。如果想改成下排水,需要將排水水泵替換為電磁閥,接上原電路,并使排水管盡量放于低處。
最好選擇電壓:220v、口徑6分(2.5cm)、常閉型電磁閥,再加上一個6分外絲對絲連接排水管和電磁閥、一個6分外絲轉1寸外絲銅接連接電磁閥和洗衣機出水口。
改裝的同時,記得增加排水管長度,并將排水管出口安裝為成倒u型,提高在六十到八十公分之間。
注意:接口不能漏水,排水管盡量放低以產生足夠水壓沖開電磁閥,電磁閥通電也是需要一定壓力才能完全打開的。
擴展資料:
由于滾筒洗衣機沒有排水閥,排水泵其實是直通的,所以,這個必須做到,否則就一邊進水,一邊排水。沒辦法啟動洗滌的。
要是插入排水管會溢出,建議買根排水管,延長一下,直接放到衛生間去排水。但是,排水管一定要最高點離開地面60cm左右才能正常工作。
下排水排水方式被大多數波輪洗衣機和部分滾筒洗衣機采用,這種排水方式是利用水的壓差將水直接從下排出,這種排水方式結構簡單,不需要額外用電,排水徹底,
但是也有不足之處,這種排水方式水要直接排進地漏而且不能將水二次利用,同時洗衣機還必要要放置在地漏附近。部分滾筒洗衣機就是采用下排水方式,省水省電。
文章到此結束,如果本次分享的滾筒洗衣機為什么有下排水,怎么修復與排查方法?和滾筒洗衣機有上下排水管分別在哪里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,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!
威能熱水器顯示閃爍f29故障原因?德國威能熱水器怎么調松下空調接收器故障代碼解決方法?panasonic空調遙控器反應遲鈍大金空調顯示清洗濾網解決步驟?這種故障是什么意思空調奧克斯顯示屏F6什么情況處理方法?空調顯示fb什么意思怎么解決德國博世壁掛爐怎么關暖氣閥門這種問題?松下冰箱c380不制冷沒反應怎么解決?威能壁掛爐f13代碼故障原因解決步驟(如何解決避免再次出現)